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党建工作|招生就业|学生工作|校友会|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天地>>学生天地>>正文
 

“星火同音·推普黔行”暑期社会实践路队“童声润乡野,推普助振兴”主题实践
2025-09-13     (点击: )

7月26日到8月1日,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星火同音·推普黔行”实践路队积极响应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贵州省习水县,聚焦当地村民及儿童普通话使用状况,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推广普通话,助力提升乡村语言能力与文化传播水平。

响应号召 扎根红土

乡音承载乡情,推普连接梦想。路队成员们走村入户、访校进企,以普通话推广为纽带,用青春行动点亮乡村孩子的语言梦想,在服务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入户问卷调研,路队重点关注村民和儿童的普通话掌握程度、使用频率及学习意愿,发现部分人群存在语言表达信心不足、缺乏实际运用场景和外界联系等问题。路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课堂内外联动 点燃语言自信

·赓续红色基因,筑牢语言情感根基

路队以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为起点,组织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员”活动。队员通过实地讲解革命文物,重温峥嵘岁月,锤炼普通话应用能力。

图为实践路队带领小朋友们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


在创新环节“走一段红军路”中,路队成员带领青少年重走红色路线、诵读革命故事。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浸润式语言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家国情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春晖社”进校园,童声筑梦正当时

在开展户外实践的同时,路队联合习水县大学生春晖服务社走进校园宣讲,实践队在习水县第九小学结合普通话实际使用情景,通过趣味教学、方言对比等方式,培养孩子们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核心目标是让普通话成为孩子们探索更广阔世界、讲述家乡故事的有效工具,激发他们的表达自信与学习热情。

图为实践路队在为小朋友们授课


深挖文化根脉 赋能语言实践

·产业走访,探寻语言赋能新路径

为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与经济,优化推普策略,路队探访了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的贵州安酒集团有限公司,实地考察酱酒生产工艺,沉浸式体验习水特色酒文化。在访谈安酒集团副总裁助理、行政管理部总监黄聪枝时,他表示:普通话的普及对推广习水酱酒文化至关重要。”这来自一线产业的肯定,为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为实地考察酱酒生产流程


·童声嘹亮,自信讲述添活力

队员们策划了“小小配音员”线上配音比赛,积极引导孩子们为电影《长征》片段进行普通话配音。此外,组织开展了“用普通话讲家乡故事”线上展示活动,让孩子们自信介绍“苕汤圆”“苕丝糖”等家乡特产。这一系列线上活动既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孩子们稚嫩的童音中饱含浓浓乡情,清晰展现出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成长与自信。

图为实践路队在小朋友们中开展“小小配音员”活动


语润童心 桥连未来

一路走来,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连接文化认同与个人成长的纽带。当孩子们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讲述红色故事、推广家乡特色时,这不仅体现了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成效,更是对本土文化的深情表达与自豪感的自然展现。这场深入乡村的语言文化实践,正在帮助孩子们以声音拥抱更广阔的世界,用自信照亮未来。

    此次“推普黔行”不仅是一次语言技能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与乡村未来的生动实践。它充分展现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连接城乡、传承文化、促进个体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也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天外”经验。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TJFSU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邮编:300204

天津外国语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