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党建工作|招生就业|学生工作|校友会|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天地>>学生天地>>正文
 

学在天外——林婧:静水流深处,越壑朝阳时
2025-07-08     (点击: )

编者按:

笔耕不辍、深耕专业竞赛;文化自信、记录时代声音,奉献青春、服务祖国大地;奋斗青春最美丽,日院学子在路上。学院在校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子,他们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路上奋力奔跑。为鼓舞广大学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院特推出“学在天外”专栏,充分展现日院学子的青春风貌。


林婧,2022级 日语专业,220203商务班学习委员,240204班班导助,日语演讲与朗诵社负责人之一,第七届中日青年论坛中方发言人之一。

曾获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日本安田财团奖学金、三井住友银行(天津)有限公司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等,获评“天津市市级优秀学生”、天外百颗星之“自强之星”与“魅力之星”、两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获日本同志社大学3+1公派交换留学资格。

专业奖项

18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华北赛区特等奖(冠军);

18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东京总决赛JFE特别奖(全国第三),会场特别奖“印象最深的主题演讲奖”;

第十届“永旺1%俱乐部杯”全国日语演讲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第十届“永旺1%俱乐部杯”全国日语演讲大赛亚洲地区总决赛一等奖;

第四届全国“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微视频大赛特等奖(冠军);

第二届全国日语风采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

20届“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团体组一等奖;

20届中国人的日语作文大赛一等奖;

第七届“行知学园杯”全国日语写作大赛“最具创意奖”;

首届以及第二届全国“人民中国杯”日语才艺大赛朗读组两届蝉联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人民中国杯”日语才艺大赛配音组赛道一等奖(冠军);

16届日语学院日语演讲比赛(业余组)特等奖;

17届日语学院日语演讲比赛(专业组)特等奖...


言海织舟,静蓄学术之脉

其实——我的日语学习生活可以说“总是在面临各种挑战”。首先我感谢缘分让我与日语相遇,但在与日语的“交往”中,会感觉到基础语法、词汇句式积累有时繁杂难记,阅读能力更是捉襟见肘。但又觉得“所有的挑战也许都是机遇”,所以后来我也阅读日语原版书籍、观看经典日剧、日本纪录片或广告等以培养兴趣与语感,参加日语角、演讲比赛、交流会等等,通过实践交流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以赛代练”也许是我天外求学生活的关键词。同样,国家级学科竞赛更是如山的巨大挑战。从演讲比赛到写作大赛,从知识竞赛的新人到短视频大赛的负责人,它们让我意识到,这些竞赛大部分考察的不是应试成绩高低,而是总体的综合能力。所以每一次参赛,何尝不是自我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呢。突破自我边界,翻过一座又一座未知的丘壑,而那些曾经对于“捉襟见肘”的拼命填补,也就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成为了我为日后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灵光。


思域交融,默化跨界之能

对于未来也想走好语言这条路的语言专业学生来说,课本上的是基础,主动提升专业能力是也许是本分,但更重要的是也许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即逻辑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而在天外两年多的求学生活渐渐地告诉了我“创造”的路径,便是“创新”,而“创新”要求我们让学科交融,让思域贯通。


外语+新媒体

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日语风采短视频创作大赛与第四届“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全国高校日语专业微视频大赛中,在团队协作下,我们独立完成了选题讨论、脚本撰写、摄影、配音、后期等全方位独立创作,外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碰撞,那些馥郁千秋的中华文化在我们的作品里再一次地熠熠生辉,外语学习者的身上仿佛也多了一层新时代的人文使命。


外语+“民间外交”

颇有际遇地参加了十余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凭借着还算可观的成绩,先后四次获得了公费访日研修的机会。其中在由侨报社主办的中国人的日语作文大赛迎来20周年之际,我也受邀赴日开启“民间外交”之旅。

作为访日成员,我们于日本国会众议院第二会馆代中国青年发声、走访外务省、日中友好会馆、PPIH株式会社总部、朝日新闻东京总部,受到了《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海外媒体报道,并参与NHK国际放送电台的节目录制。

每一次作为中国青年起立演讲发言,让演讲课上的学习又披上了新的意义。正是语言习得、演讲能力的提升让我拥有了在国际社会被听懂被理解的基础。绝对的国家立场与洞察中日社会的能力,才让我一点点靠近一个合格的“民间外交”的角色。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仅为青年人拓宽了成长之路,也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

寄语学弟学妹们

   “没有先例,就请创造先例。”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文明的载体。真正的探索者,也许不满足于复述既有的表达。当你跨过了你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可能跨过的困难,当你在古典和歌的幽玄里发现未被译出的意境,当你在当代文学的裂缝中捕捉到新的思想火花,那一刻,你就已经在创造先例。如果没先例,就让自己成为那第一个人吧。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TJFSU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邮编:300204

天津外国语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