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榜样是前进路上的灯塔,指引着奋斗的方向。一代又一代天外日语学子求索中外、奋楫争先,他们品学兼优、卓尔不群,是值得莘莘学子学习的典范。一直以来,日语学院着眼于人才培养,营造“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激励学子们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基于此,学院特开设“天外推免二三事”专栏,讲述学子们奋斗路上的青春故事。
日语与成长的三原色

个人简介
郑德汇,男,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日语专业210201班学生,现已被推免至天津外国语大学攻读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在学期间,专业成绩与综测排名均位居年级前列,一次性高分通过日语N1、专四等多项考试,连续两年获得校长奖学金,并荣获“三好学生”称号,斩获2023年CATTI“讲述中国”全国外语写作大赛决赛大学A组中日一等奖、2023年全国编译大赛大学A组中日二等奖、2024年CATTI全国翻译大赛决赛大学组日语(笔译)三等奖、第十五届RWS杯山东省大学生科技翻译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以负责人和主要成员身份,分别参与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校赛铜奖。
收到天津外国语大学推免录取通知时,我正在爱媛大学宿舍打包行李。手机弹出邮件提示音的那一刻,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变得格外清晰,这封邮件不像小说里描述的“命运转折点”,更像是对一千多个普通日夜的诚实回应。
日语学习是场马拉松,我的方法很朴素。每天早晨用手机APP听NHK新闻,把生词记在电子笔记里,用蓝宝书对照真题解析语法,把易错点整理成对比表格。甚至在社交软件上和日本朋友都是口语敬语体系切换着聊天,这些笨功夫在推免面试时派上了用场。
在爱媛大学的交换生活,是教科书知识的立体展开。春季的那场bingo游戏会让我记忆犹新。在体育馆此起彼伏的“当たり!”欢呼声里,和日本学生边吃柿种米果边讨论“と思う”与“と考えられる”的微妙差异,游戏结束时竟不知不觉记牢了几个N1高频语法。课后和日本学生在自动贩卖机旁闲谈,这种真实的语言碰撞比任何口语课都有效。这种自然习得的语言碎片,后来都成了推免面试时的弹药。
如今站在天外的樱花树下,那些在交流会赢得的粗点心、在宿舍反复播放的纪录片,突然在记忆里串联成珠。推免成功不是逆袭神话,只是验证了最朴素的道理:语言从不会在真空中生长,它需要现实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