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党建工作|招生就业|学生工作|校友会|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正文
 

暑期充电促提升 师生研学展风采
2025-09-13     (点击: )

暑假期间,日语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充分利用假期时光,积极投身各类学术学会、专业研修活动,赴全国多地与业界专家、同行深入交流研讨,在学科前沿探索、教学方法创新、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充电,以实际行动践行“以研促教、以学赋能”的教育理念,为新学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7月4日-6日,母丹老师受邀赴国防科技大学参加由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七届 “战争·文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会议”。会上,母丹以《沦陷区的反法西斯翻译研究》为题作专题发言,以沦陷区日伪刊物《华文大阪每日》欧美文学译介中的反日性为切入点,介绍了沦陷区反法西斯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抗战格局、杂志运营方针、编辑部组织架构等角度分析了日伪刊物上反法西斯翻译得以刊载的原因。发言受到了参会中外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

7月21日-25日李玥老师参加由教育部高校外指委日语分委会、大学外语教指委日语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高校日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期间学习了《新时代日语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区域国别视角下的日语学科新发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数字时代日语教师:素养提升、教研创新与职业成长》等课程,并积极参与了与会老师之间的讨论交流。

8月3日-9日,孙若圣副教授受邀赴延安参加由天津市教育两委主办的“首期天津市高校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在为期一周的专题研修班中,孙若圣老师始终恪守学习纪律,以高度的自觉性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各项学习活动。期间,他认真聆听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党的自我革命”“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题讲座,还走进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凤凰山等革命旧址参加现场教学。孙若圣在深度学习延安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夯实职业根基,从革命先辈拼搏实践的感人事迹中汲取不断奋发进取的前行力量。

8月15日-17日,沈霞副教授受邀赴延边大学参加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东亚日本学研究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跨文化背景下中日人文交流及区域国别研究研讨会暨第七届东亚日本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上,沈霞以《数智化转型与日语教育模式创新》为题作主题论坛专题发言,主要探讨数智化转型对日语教育的影响。认为需转变师生角色与思维,从资源、模式、评价构建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协同、校际联动共建数智教育生态,同时警惕技术陷阱与保障数据安全,最终目标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日语教育新生态。

8月22日-24日,杨夫高教授、任颖老师受邀参加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主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第十九届年会暨‘从传统到现代:日本文学与中国’学术研讨会”。会上,杨夫高以《论〈平家物语〉中建礼门院的身份流变与叙事功能》为题作发言,运用版本对比与中日史料互证的研究方法,从多维度解析建礼门院人物形象的建构逻辑。此外,她还担任第八平行分论坛“古代文学研究”的评议人,通过点评引导研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任颖以《咏物诗选》在日本的传播为题作专题发言,通过分析俞琰《咏物诗选》选诗倾向和内容,探究《日本咏物诗》对俞琰《咏物诗选》的接受以及江户汉诗咏物概念的生成,发掘我国经典咏物诗集《咏物诗选》的诗教价值及其影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参与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古代文学方面的专业讨论。

7月19日,2023级研究生王蓓蕾、2024级研究生朱美羲、赵诗瑜参加了由日中对照言语学会事务局主办的“日中对照言语学会”。会上,王蓓蕾以《日本語学習不安と母語話者接触の関連性————接触機会の頻度・形式が中国人学習者に与える影響》为题作专题发言,报告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母语者接触对学习焦虑的影响,结果显示面对面交流在缓解焦虑上尤为有效,研究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与肯定。朱美羲、赵诗瑜以《生成AIによる非慣習的間接発話行為に対する理解と対応—Deepseek-R1を中心にした考察》为题作发言,报告基于 Brown & Levinson 礼貌理论,从“亲疏关系”“地位”“负担度”三个因素展开分析,探讨了Deepseek-R1对非习惯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与应答特征。与会专家给予了宝贵点评,指出该研究对后续研究方向的深化具有积极意义。

8月20日2024级研究生张玥线上参加了由南京大学主办的“传承与创新——第四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会上,张玥以《在永恒的“金阁”与现实的“身体”之间——论《金阁寺》中女性身体的象征意义》为题作发言,讨论了《金阁寺》中作为通往现实通道的女性身体具有何种象征意义,并获得学会优秀论文奖。

    暑假期间我院师生参与的系列学会与研修活动,不仅及时把握了各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教学改革方向,更通过交流分享展现了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后续,学院将进一步搭建师生学术交流与能力提升平台,鼓励师生将所思所学转化为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的动力,持续推动学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TJFSU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邮编:300204

天津外国语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