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日语学院校、院两级学科团队分别举办了团队的建设活动。
日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团队围绕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及海外资源拓展等议题举办了线上工作坊。工作坊由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团队负责人刘泽军教授主持,团队成员袁建华老师以“我的项目申报之路:海外项目申请经验分享”为题,详尽介绍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组织架构及两大主要资助方向。她重点分享了“外国人特别研究员”项目的申请流程,从寻找合作教授、确定研究课题,到项目撰写与结项,详细讲述了申报项目的全流程及相关经验。本次工作坊内容详实,交流深入,为学科团队今后的科研发展与国际化拓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实践指南。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团队举办了“数字人文研究方法探索和实践”的工作坊。团队成员田泉副教授首先就个人长期关注的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进行了汇报,并分享了在日本近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中采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实践。随后,团队成员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依托课程高质量融合教学和科研,有效促进项目申报和科研产出。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导入教学和科研势在必行,并就具体可行性达成了共识。团队负责人杨夫高教授还说明了团队今后的计划和安排,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校院两级的学科团队建设中,努力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外语教育学学科团队成员闫慧老师以“AI 赋能外语课堂:本地 CAT 工具与云翻译技术的协同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闫慧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案例分析,重点介绍了本地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与优势。随后对云翻译平台的功能与特点进行了全面剖析。这些工具能够显著提高翻译效率,确保翻译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在外语教学与翻译实践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团队教师和参会学生还一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次分享深入探讨了 AI 赋能外语课堂的创新应用模式,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为推动外语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语学院院级学科团队举办了“区域国别研究团队工作坊”。工作坊由日语学院院长席娜教授主持,报告人分别为英语学院张馨元副教授、日语学院孙若圣副教授、王耀振副教授。
张馨元以“咨政报告写作心得分享”为题,结合自身参与政府咨询项目的经验,系统梳理了政策研究报告的撰写要点。她强调,咨政报告的核心在于“问题导向、数据支撑、可行建议”。孙若圣的报告聚焦“专报、要报、内参的写作方法简介及示例分析”,厘清了三类内部政策文件的区别,总结了“金字塔结构”“结论前置”“数据可视化”等实用技巧。王耀振以“从外语研究向区域国别研究转型的路径、优势与潜能”为题,探讨了外语专业背景教师的跨学科发展路径。他认为语言能力是区域国别研究的“入场券”,但需进一步结合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理论工具,从政治语言学或历史语言学过渡到区域国别研究。作为学科团队的系列活动,区域国别研究团队今后还将以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推动区域国别学科不断发展。




学科团队的系列活动中,团队成员分享了经验,碰撞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力。日语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高质量团队交流,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审|王晓敏 熊梓岑
内容审核|张占奇 赵冬茜 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