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副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区域国别学(日本研究、日本战后思想史、海外汉学、日本对中国周边国家外交)
联系方式:sunruosheng@tjfsu.edu.cn
人才称号
2017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
代表性专著/译著:
1.专著(独著)《边缘的微光——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
2.译著(第一译者)《中国絵画史》,任道斌著,东京:东京书房,2025
3.译著(独译)《高桥和巳:我的文学观》,高桥和巳著,商务印书馆,2024
4.译著(独译)《全球化与世界史》,羽田正著,葛兆光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4.译著(第二译者)《翻译行为与跨文化交际》,藤涛文子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
代表性论文(全为独著):
1.《时代精神与汉学血脉——高桥和巳在日本战后文化思想中的坐标》,《人文杂志》2024年第4期(CSSCI)
2.《思想史中的诗人与诗人的思想史——赵丽宏诗歌论》,《当代文坛》2024年第1期(CSSCI)
3.《给文学以科幻,或给科幻以文学——日本知识界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幻文学的评价话语研究》,《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3年第3期(CSSCI)
4.《史铁生在日本的译介与读者评价——个体叙事与文学的越界》,《小说评论》2022年第6期(CSSCI)
5.《日本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文学性”的认知》,《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CSSCI)
6.《史与论:2019—2021年日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述略》,《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7.《作为事件的《红高粱家族》日译——以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相关资料为线索》,《新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
8.《超越国境,重建一种全新的世界史》,《解放日报》2021年7月31日
9.《新时期文学寻根思潮在日本的接受与评价》,《上海文学》2021年第5期(北大核心)
10.《日本学者“中国文学史”编撰中的新时期中国文学叙事》,《国际汉学》2019年第4期(CSSCI)
11.《同时代性·抵抗·苦斗——论松井博光对竹内好中国文学观的继承与扬弃》,《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4期(CSSCI)
12.《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出版——以四套译丛为中心》,《编辑学刊》2019年第4期(CSSCI)
13.《《季刊中国现代小说》的创刊与竹内好的思想遗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6期(CSSCI)
14.《从“文革后”到“新时期”——论日本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命名方式》,《现代中文学刊》2018年第3期(CSSCI)
15.《中国新时期小说在日本的译介(1978-1985)》,《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
代表性科研项目(全为主持):
1.2025年度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科研项目《新形势下日本与中国周边国家外交行为及开发协助研究》(项目编号:SJSC-2025-12,厅局级,在研)
2.2021年度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科研项目《新形势下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智库研究》(项目编号:SJSC-2021-07,厅局级,已结项)
3.2020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绘画史》日译(省部级,已结项)
4.201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课题《推动中国流行文化走向世界》(项目编号:2019D100,省部级,已结项)
5.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二等资助(项目编号:2019M651395,省部级,已结项)
6.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课题《统一着装管理的国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8C40,省部级,已结项)
7.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译介与阐释》(项目编号:17YJC751033,省部级,已结项)
8.2017年度浦江人才计划(C)类《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项目编号:17PJC001,省部级,已结项)